春耕正当时 ,铁牛在奋蹄!2月20日下午股票配资按天配资,中共广州市从化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广州市从化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乡村振兴专班、广州市从化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召开2025年该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工作座谈会暨全区现代农业农村招商引资引智引技恳谈会,旨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和省、市、区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众志成城,群策群力,谋新篇,展新局。
会议现场。
会议聚焦“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农村招商引资引智引技”主题,并紧扣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特色优势和发展需求展开深入交流,推动2025年从化区“三农”工作全面开好局、起好步,力促开门红。广东省、广州市农业农村部门相关领导,从化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区有关单位部门、各镇(街)分管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农办主任以及村委书记代表,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双百行动”结对高校、乡村振兴智库专家、驻从化有关机构、行业协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相关代表参加会议。
回顾2024年“三农”工作亮点纷呈,产值和农民收入实现双突破
从化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在会上介绍,根据统计部门年快报数,2024年该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首次突破70亿元、3万元大关,预计所有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20万元(其中,60条典型村经营性收入达30万元以上)。
据介绍,2024年从化区乡村振兴工作成果体现在四个方面:
农业经济实现新增长。据统计部门快报数,全区2024年农业总产值达71.79亿元,同比增长4.2%(位列广州全市涉农大区第二)。牛奶产量、水产品产量以及花卉产值、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呈双位数增长。预计农民居民可支配收入约3.14万元,增速6%(高于广州市增速)。
农业现代化取得新突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1.57万亩、产量7.51万吨,创造广州地区杂交稻最高亩产纪录717.95公斤,从化丝苗米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累计打造26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推动发布《冻眠荔枝》《冻眠荔枝加工技术规程》团体标准。成功举办广东省春耕现场会、从化首届蔬菜冬种节以及首届干塘打鱼节等重要活动。从化无疫区连续15年维持无疫状态。
2024年广州市从化区首届蔬菜冬种节暨蔬菜品种发布推广活动。
农村经济迈上新台阶。成功组建158 个村级强村公司,推动广州市首宗“补改投”项目落地投产。实施市域协作帮扶工程,推进广州24个市直部门和3个区组团帮扶从化区5镇3街,落实“八区包八镇”“百街帮百村”等行动,促成广州4个区、67个街道与从化区4镇、66条行政村结对互促共建。开展“百企兴百村”行动,推动超7万人受益。
和美乡村增添新姿彩。1镇6村入选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名单,10条村入选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60条村入选“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生态设计新乡村示范带获评省级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新增1个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
展望2025年
全力实施六大行动,锚定三大目标上新台阶
2025年,该区将紧抓住高质量发展机遇,精准把握“三农”工作新形势、新要求,走深走实走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之路,全力锚定三大目标:2025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力争增速8%,向80亿元大关迈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平均增速、力争突破3.3万元;粮食播种面积、产量保持稳定。
会议就谋划推进2025年“三农”工作提出了六大行动,包括:
实施粮食稳产丰产行动,增强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严守耕地红线,推进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与管护,启动春耕春收行动。做优“菜篮子”,发展粤港澳大湾区 “菜篮子” 基地,稳定蔬果、畜禽、水产的产量,推动农产品扩大出口。大力优化种植品种结构,开展品种培优行动。加强农业生产相关保障,创新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
从化区从玉菜场采摘菜心。
实施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培育壮大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抓好 “双农三引”,落地一批优质项目,做好暖企服务、以商招商。抓好特色产业发展,聚焦发展从化现代农业“531”全产业链,做大做优花卉、荔枝、丝苗米等特色产业。抓好种业振兴工作。抓好农业科技赋能,加强数字应用与农机装备支撑。抓好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文旅融合。抓好市场化品牌化建设和产销流通。
实施城乡发展品质提升行动,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力争启动第三批典型村创建,巩固提升田园牧歌等新乡村示范带建设成果,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推动“村机共建”常态化,打造绿美乡村。持续提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创建平安乡村。
实施富民兴村行动,全力提速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施市域结对互促纵向帮扶,创新帮扶协作方式。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重点推进典型镇、村的乡村CEO聘用工作,落实村企结对帮扶,集聚各方发展力量。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提升财产性、经营性、工资性收入。
实施示范标杆行动,激发“三农”发展新活力。推进包括中央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补改投” 改革、宅基地管理等农村综合改革。开展生产社会化服务,建设完善一批农惠农服务中心。开展对标示范创建,落实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5+1”工作,推进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考评、选树培育工作。
实施资源要素保障行动,夯实乡村全面振兴基础。强化党建引领,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落实 “四下基层” 制度,做好考核工作。强化人才引育,开展“三农”业务培训。强化资金投入,优先保障农业农村投入。强化金融赋能,加强产融对接,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强化用地保障,做好2025年乡村振兴项目土地利用计划相关工作。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王俊涛
通讯员:刘付云 刘展鸿 罗依 何舒欣 罗娅蒙股票配资按天配资